张彬的眼中爆发出一种难以形容的光芒,混合着夙愿终得验证的狂喜与近乎虚脱的释然;
陈光则目瞪口呆,多年来追寻的幽灵竟以如此突兀的方式现身,让他大脑一片空白,两人如同被施了定身术,完全僵住了。
张彬时隔三十年,陈光时隔十三年,终于再一次发现了球状闪电!
林云冷静到近乎冷酷的命令声再次通过耳机传来,打破了这魔幻的瞬间:
“各机注意!立即与目标拉开距离!重复,保持安全距离!危险!”
再次在地面上相见,周讯饰演的女军官只对陈光师生讲了唯一一句,也许算不上庆祝的话:
“你们追寻的终点,却是我的起点。”
是啊,对于球闪武器的研发和应用而言,后面的路还太长、太远。
在外围战争形势的紧张压迫下,首次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雷电武器研究基地、球闪小组也获得了更多的资源。
与此同时,丁仪这位年仅三十多岁的物理学鬼才也开始了逐渐揭示球闪面纱的过程。
电影宫内的观众都知道,这是看到目前为止,堪比《2001漫游太空》的这部“硬核科幻”,开始抽丝剥茧地完善科学逻辑了。
此前的各类谜底,即将一步步解开。
想要用于武器应用,根据逻辑,捕捉后的问题在于储存,无论是把球状闪电作为子弹还是炮弹,总不能每一次战前临时“征兵”吧?
况且还需要储存,以便进一步研究它的物理学模型。
于是丁仪首先提出,球状闪电是一种肉眼可见的透明球体,是因弯曲光线而显出圆形边界的空泡,于肥皂泡无异。
几位在反复实验中并没有肉眼捕捉到“肥皂泡”的飞行员反驳了他,却只得到六分仪一个“你们可能是高度近视”的揶揄评价。
战士们不像陈光和林云了解丁仪,在他们眼中实验成果的诞生应该是前两者的贡献,当然地把他所谓的空泡当做嘴炮。
丁仪洒然一笑,宣称自己要把球闪捉回来给大家看,以证明所言非虚。
不过他的实验要求引起了众怒,他要求飞行员用一根长杆去捅雷球。
疯了吗?
他进一步解释,可以用全世界坦克作战中常用的防导弹探杆来完成这项实验,但这仍然存在风险,即便他一再从物理学规则上保证安全。
具体步骤,是在电弧激发球闪,待其消失后立刻用牵引着超导线的探杆去接触球闪消失的位置,导线的另一端则链接在机舱内已经放空的超导电池。
面对几乎所有人的反对,林云再一次动用了她的特权。
但是当实验开始时,她又亲自坐上了飞机,去操作这根捕雷探杆。
起飞后半小时左右,一个球状闪电按部就班地被触发了,橘黄色电弧熄灭的一瞬间,探杆在导线的牵引下伸出,间隔时间少于半秒。
伴随着林云身边的一声奇怪的巨响,机舱里似乎有什么东西爆炸了,立刻弥漫起灼热的蒸汽。
但直升机仍然保持着正常的飞行姿态,直至返回基地降落,接受丁仪、陈光、许大校等人的检查。
原来是地勤人员遗忘在座位下的一瓶矿泉水爆炸了,雷球的能量释放在水中,使之瞬间变成过热的蒸汽。
即便是林云也不禁有些后怕:“我们真是幸运,直升机的冷却系统用的是冷却油,否则现在已经变成天上的火球了。”
“幸运吗?”丁仪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地调侃,“你们忽略了一个更大的幸运,飞机上其实还有水。”
“还有……”陈光猛地反应过来,“是血液!人类身体中的血液!”
他眼前突然出现十三年前父母化为飞灰的场景,很显然,每一颗球状闪电似乎都有自己的“攻击属性”。
例如刚刚这一颗的攻击目标就是水,再如之前林云提到的利用雷电武器进行电子战的想法,那有没有一种球状闪电的攻击目标就是芯片或者电子机械呢?
一贯想要避开杀戮过甚的陈光,不可避免地想到这一点。
丁仪才不会想这么多,他现在要证明自己的所言非虚,给大家看一看自己通过物理模型推测出的、球状闪电的真正面目
一个空泡。
“下面,就让我们迎来这个历史性的时刻吧。”
银幕上,这位物理学鬼才的荒诞属性再次凸显,他走到电池边,手指放到红色开关上,轻轻按下。
不过什么都没有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