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你不完美,它才值得被爱。”
点击发布。
一夜之间,全球阅读量破亿。
医院心理科预约量上涨0%。
社交媒体出现#我也曾崩溃话题,数百万用户分享自己的故事:退伍军人讲述PTSD的夜晚,单亲妈妈坦白曾想放弃育儿,高中生公开抑郁症日记……一条条评论像星光连成银河。
七天后,彼得收到一封信,寄自阿拉斯加偏远小镇。
信纸粗糙,字迹稚嫩:
>“叔叔:
>我今年十四岁,住在没有电影院的小地方。爸爸去年走了,我一直觉得自己让他失望了。看了你的文章,我去树林里哭了好久。回来时,妈妈在门口等我,她说:‘欢迎回家。’
>我不知道未来会不会好起来,但至少今天,我没把自己锁在屋里。
>谢谢你让我知道,软弱也可以是勇敢。”
>
>??艾米
彼得读完,把信放在书架铁盒旁,旁边摆着那枚生锈的校牌扣环。
他知道,这场战争永远不会结束。
“镜影”或许还会归来,以新的形态,打着“秩序”“效率”“完美社会”的旗号蛊惑人心。
但只要还有人敢说“我不行了”,只要还有人愿意回应“我懂”,只要还有一个孩子能在沙滩上指着脏兮兮的蜘蛛标志说“它不怕脏”??
希望就不会熄灭。
一个月后,学校举办年度艺术展。莉娜提交了一幅画:黑暗城市中,无数普通人手牵手站成一圈,中间站着一个没有面具的蜘蛛侠,正弯腰扶起一个摔倒的小女孩。画名写着:
**《他不是救世主,他是邻居》**
彼得站在画前良久,转身对指导老师说:“我想申请正式教师资格证。”
“你不是已经在教课了吗?”对方惊讶。
“以前是志愿者。”他微笑,“现在,我想认真做这件事。”
那天晚上,他又梦见高空。
依旧是边缘,依旧是风。
但他没有转身离去。
而是掏出手机,拨通MJ的号码。
接通瞬间,他笑着说:“嘿,我快到了,带了你最爱吃的蓝莓松饼。”
然后挂断,收起手机,纵身跃下??不是为了追击罪犯,也不是执行任务。
只是为了感受风穿过指缝的自由。
因为他终于明白:
英雄不必永远飞翔。
有时,最好的降落方式,是回到地面,走进厨房,系上围裙,煎一个焦边的蛋,笑着说:
“早安,我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