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楠富盯着他看了几秒,忽然起身,重重拍了下他的肩膀:“算我一个。剧本我来整理,宣传我也能拉资源。咱们把这事做成一场真正的‘民间艺术行动’。”
陆燃没推辞,只点了点头。
当晚,他在微博发了一条动态:“准备启动‘长河计划’全国公益巡演,第一站:秦岭脚下的蓝田县中学礼堂。欢迎报名志愿者,也欢迎批评建议。不卖周边,不设VIP席,只有一张票??入场券。”
这条微博转发量破百万,评论区炸开了锅。
【卧槽?真去县城中学?】
【上次我去演唱会,黄牛炒到三千一张,这哥们倒好,直接五十块起步】
【有没有可能他是疯了?】
【不疯怎么干得出《长河》这种歌?】
【支持!我在蓝田读书,母校终于要有明星来了!】
也有质疑声:
【又是作秀吧?等热度过了就悄无声息了】
【别忘了他以前可是靠黑红出名的】
【等他巡演亏到破产就知道现实多残酷了】
陆燃一条都没删,反而特意置顶了一条评论:“你说得对,我可能会失败。但比起失败,我更怕将来回头看时,发现自己从未尝试。”
筹备工作很快展开。林昭起初极力反对,认为这会损害品牌形象,影响广告代言。“你现在正处于上升期,应该趁热打铁接综艺、拍电影,而不是去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他在电话里几乎吼了出来。
“如果‘品牌’指的是我会一直妥协、迎合、包装自己,那我不需要它。”陆燃冷静回应,“我要的是作品留下来,不是名字挂在热搜上。”
林昭沉默了很久,最后叹了口气:“行吧,你是老板,你说了算。但我提醒你,资本不会陪你玩理想主义游戏。”
“我不需要它们陪。”陆燃说,“我只需要观众还在听。”
一个月后,“长河计划”首站如期举行。蓝田县中学礼堂能容纳八百人,报名人数超过四千。最终通过抽签决定入场资格,剩余观众被安排在操场架设的大屏幕前观看直播。
那天清晨,陆燃独自背着吉他走进校园。没有豪车接送,没有保镖开道,他就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黑色T恤,戴着口罩,像个普通大学生。学生们起初没认出他,直到有人惊呼:“那是陆燃?!”
瞬间,走廊两侧爆发出尖叫和掌声。一群高中生围上来,有人举着手机拍照,有人怯生生地递上笔记本求签名。陆燃一一满足,还主动问他们喜欢什么歌,平时有没有参加合唱团。
“你们学校有音乐课吗?”他问一个戴眼镜的女生。
“有,但每周只有一节,而且经常被主科占掉。”女孩低声说。
陆燃皱了皱眉,记下了这句话。
演出当晚,礼堂座无虚席。开场是由当地学生组成的小小合唱团演唱《让我们荡起双桨》,虽然音准略有瑕疵,但那份纯净打动了所有人。随后,陆燃登台,没有炫目的灯光,只有背后一块手绘的黄河背景板。
“这里是第一站。”他说,“也许是最小的一站,但对我来说,最重要。”
他先唱了《长河》,然后邀请孙恺通过视频连线致辞。老人坐在家中书房,身后书架满满当当,声音温和却有力:“艺术的价值,不在于它能让多少人鼓掌,而在于它能否唤醒一个人心底的光。”
接着,是《黄河小合唱》的完整演绎。由于条件限制,无法请来交响乐团,于是陆燃改编了版本,用吉他、手风琴、大鼓和学生合唱团完成。第六篇章《黄河怨》由一位高三女生演唱,她嗓音不算顶尖,但情感真挚,唱到“丈夫死在战场,孩子饿死在怀中”时,台下已有不少人落泪。
最后一曲《保卫黄河》掀起高潮。全场观众自发起立,跟着节奏拍手,齐声高唱:“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操场上的人群也同步呐喊,声浪穿透夜空,惊飞了树上的宿鸟。
演出结束已是深夜。陆燃没有立即离开,而是留在后台,逐一与参与的学生交流。有个男孩红着眼睛问他:“哥,我能考上音乐学院吗?我家穷,爸妈说学艺术没出路。”
陆燃蹲下来,平视着他:“你刚才吹萨克斯的时候,眼里有光。这就够了。至于能不能考上,我不知道。但如果你愿意坚持十年,哪怕十年后还是个街头艺人,你也比大多数人活得真实。”
男孩用力点头,眼泪掉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