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为和记黄埔工作,不要有什么非分之想,未来大有前途,至于我是否回和记黄埔,这是以后的事情。”
“明白,韦理先生,期待我们还有一起共事的一天。”
挂断电话,韦理久久地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
窗外,和记黄埔大厦在夕阳的余晖下显得格外宏伟。
曾几何时,那是他的战场,他的王国。
将一家濒临资金链断裂甚至有破产危险的和记黄埔经营起来,让它重回辉煌,韦理那几年时间里,绝对付出了很大的心血。
所以他离开时,带着遗憾和不甘。
如今,一个新的、更年轻、更强势、也更难以捉摸的主人已经入主。
李察信的结局,清晰地传递出林浩然的治下之道:绝对的权威,不容置疑的掌控,以及对背叛和挑战的零容忍。
这很危险,但也充满了巨大的可能性。
一个敢于如此行事的老板,往往也意味着更大的魄力去支持真正有能力的人开疆拓土。
他会像李加诚那样猜忌、掣肘吗?
还是会因为自己的能力和决心,给予真正的信任和空间?
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他赋予马世民、陈寿麟、崔子龙、伯顿等等旗下职业经理人极大的企业管理权力,这般大气魄、大格局,着实远超李加诚那略显狭隘的行事风格。
他与不少华人企业家打过交道,这些企业家,大部分其实都和李加诚一样。
倒是像林浩然这般舍得放权的华裔老板,并不多见。
如果能执掌和黄,在这个框架下施展抱负……
韦理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速了。
一种久违的、属于战士的渴望在血液中苏醒。
他渴望一个强大的对手,更渴望一个能让他放手一搏的舞台。
现在这个百宝利集团旗下一家子公司的董事长,自然满足不了他的野心。
即便让他执掌鹰君集团,他其实都不满意,鹰君集团在香江地产界有一席之位,可和长江实业、新鸿基、新世界等地产巨头相比,鹰君集团终究差了一个级别。
而和记黄埔在香江商界的地位,甚至还领先于长江实业、新鸿基等。
他担任过和黄大班,显然在整个香江,能让他认真看待的企业,已经不多。
所以这里,不过是他职业生涯的一个过渡期罢了。
林浩然击败了李加诚,又如此果断地清除了李察信,展现出的正是这种力量和气魄。
这个年轻人,如同一道划破香江商界沉闷天空的霹雳,令人震惊,也令人不由自主地想要靠近,去一探究竟。
这一刻,韦理内心中瞬间想了很多。
从和记黄埔大班的位置,跌落到一家三流企业的董事长,这样的反差,确实让他有些确实让他有些怅然若失。
曾经在和记黄埔,他掌控着庞大的商业帝国,决策影响着无数人的命运,那是何等的意气风发。
而如今,在这个小公司里,虽有决策权,却总觉得少了那份挥斥方遒的豪迈。
他回想起在和记黄埔与各方势力周旋的日子,那些激烈的商业竞争、复杂的职场关系,虽然辛苦,却也充满了挑战与激情。
和黄就像一个巨大的舞台,让他尽情地施展自己的才华。
如今,这个舞台似乎又有了新的可能,林浩然的出现,让他看到了重返和黄的机会。
虽然,和记黄埔董事局主席这个位置,肯定是当不了了。
但是,即便只是成为和黄CEO,依然是一个不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