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正在嬉闹之时,听到房门被敲了两下,平儿端着铜盆热水进来。
笑道:“我猜到三爷出征前,必是每日公务忙碌,早上定会早起,果然是没错的。”
她不过话语刚落,便见晴雯笑声如铃,快步小跑一下窜出,差点便撞到她身上。
平儿被吓了一跳,嗔道:“多大丫头没个正行,大清早你跑什么,被猫咬了舌头了。”
晴雯吐了下舌头,接过平儿手中铜盆,说道:“刚才墙上爬了檐龙,看着吓人所以才跑的。”
平儿笑道:“毛躁的丫头,檐龙有什么好怕的。
这也不对啊,大冬天怎有檐龙,定是你睡迷糊,眼睛看花了。”
晴雯糯糯不敢多说,在热水中拧过面巾,拿给贾琮净面。
自己也就水洗过,扣好小袄盘扣,便帮贾琮穿衣梳发。
房中几人正在忙碌,听到院子里脚步纷乱,似乎进来了不少人。
五儿推门进来,说道:“三爷起的也早,你们要快些收拾,二姑娘、林姑娘她们都来了。”
平儿笑道:“昨日江流回来报信,说三爷要出征,二姑娘她们心里存了事。
昨晚过来坐了许久,连行李都帮三爷收拾过,只三爷回来太晚,她们都没见上。
必定知道三爷这几日忙碌,姑娘们才赶早过来走动。”
贾琮笑道:“我这几日事情多,今晚必定也是早不了,这回出门时间短不了,早起正好和姊妹们说话。”
晴雯手脚伶俐,只少稍许功夫,不仅帮贾琮收拾完毕,自己也梳妆整理妥当。
……
几人走进堂屋时,看到迎春、黛玉、探春等姊妹到得齐全,连宝钗也从西府过来。
加上各人的随身丫鬟,堂屋里人气颇为兴旺,贾琮正和黛玉闲话两句,看到龄官从院子进来。
身后跟着两个厨房媳妇,另有三个粗使丫头,每人手上都提食盒,首尾鱼贯进入屋里,颇有些壮观。
迎春说道:“我吩咐厨房送来的,这几日你必早出晚归,轻易怕见不到人影,出征不知何时回来。
我们姊妹在你这里用早食,也好热闹一些,得空好说说话。”
湘云性子最急,开口问道:“三哥哥,你那日出征,春末能回来吗,我还想你陪我放风筝。”
黛玉说道:“行军出征之事,哪说得准日子,我们想三哥哥早些回来,只是说了也不算,不如耐心等着。
云妹妹想放风筝,今年要是赶不上,那就等明年好了,以后有的是时间,让三哥哥陪你玩个够。”
探春笑道:“林姐姐说的有理,不说出征的事情,说多了犯忌讳,咱们只说闲话,那才叫有趣。”
湘云心情有些郁郁,但也觉得有道理,不再提这话题,被贾琮逗着说了几句,也就放开了心怀。
……
堂屋里人气欣然,香韵盈盈,众姊妹和各人丫鬟,满满挤了两桌。
落座只是稍许,似乎有了默契,再不提出征远行,只说日常闲话。
既然赶不上春日风筝,便说夏日游湖、秋日登高、冬日赏雪等事,餐间气氛欢畅,并无半分远行黯然。
等到用过早食,贾琮便回工坊筹备,姊妹们聚着闲话,迎春又叫晴雯,说些针线之事。
贾琮离开内院,坐车出东角门,天色虽未大亮,但已过辰时,正是神京四门开启。
街面上竟比往日喧嚣许多,从工部官屯粮仓方向,正行来一队粮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