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羊小说

马羊小说>明末:边关种田,从傻兵到国公 > 第148章 煮酒论势君臣密谈(第1页)

第148章 煮酒论势君臣密谈(第1页)

当李睿,接到那张署名为“故人黄某”的拜帖时,他正站在巨大的辽西沙盘前,与新成立的参谋部成员,推演着未来的战略走向。

他看着那熟悉的、力透纸背的字迹,脸上,露出了一个,了然于胸的微笑。

他知道这位“黄老爷”,终于按捺不住了。

没有在总兵府的议事厅,也没有在研究院的密室。

李睿将这次会面的地点,定在了自己那间,最朴素的,位于屯田所的书房里。

书房内,没有奢华的摆设,只有四面墙壁上,那顶天立地的巨大书架,和上面,堆满的各种书籍、图纸和卷宗。

一炉暖暖的炭火,正将一壶土豆酿的“烧刀子”,温得恰到好处。

当崇祯皇帝,只带着王承恩一人,走进这间充满了书卷气和实干气息的房间时,他那颗因为连日来的所见所闻,而激荡不已的心,也莫名地,安定了下来。

“黄大哥,别来无恙。”李睿笑着,亲自为他,斟上了一杯温酒。

他没有称呼“黄老爷”,而是用了,上次在田间酒醉时,那个更亲近的称呼。

崇祯的心中,一暖。

他也放下了帝王的架子,坦然地,坐了下来。

“李兄弟这里,真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啊。”他由衷地感慨道。

“乱世之中,不敢懈迨罢了。”李睿将一杯酒,推到他的面前,“今日,你我兄弟,不谈生意。只谈谈这天下。”

“好!”崇祯的眼中,也闪过一丝精光,“那朕我,就洗耳恭听了。”

李睿,没有立刻说话。

他只是从书架上,取下了一份,早已准备好的卷宗递了过去。

“这是前日,从京城,通过‘特殊渠道’,送来的密报。”他缓缓地说道,“黄大哥在京城,人脉广博,想必,也听说了吧?”

崇祯接过卷宗,打开一看,瞳孔,猛地一缩!

那上面详细地,记录了,辽东巡抚毕自肃,被押解进京后,三法司会审的所有细节!

包括,毕自肃是如何,在酷刑之下,依旧拒不承认自己有罪,反而痛斥他李睿“名为国贼,实为国贼”;包括,东林党的官员,是如何,在朝堂之外,四处奔走,企图为其翻案;甚至,还包括,毕自肃在狱中,写下的那封,充满了怨毒与诅咒的血书!

“看来,我在京城的名声,不太好啊。”李睿自嘲地,笑了笑。

崇祯的脸色,却变得有些难看。他知道,李睿这是在,敲打他。是在告诉他,你虽然在支持我,但你朝堂上的那些臣子,却依旧是我的敌人!

“李兄弟放心,”他沉声说道,“毕自肃,罪证确凿,绝无翻案之理!至于那些跳梁小丑,朕我,自有处置。”

“我相信黄大哥的能力。”李睿点了点头,又取出了第二份卷宗。

“这份是关于后金的。”

崇祯的精神,瞬间就紧张了起来!

“是皇太极,又有什么异动吗?”

“那倒没有。”李睿的嘴角,勾起了一抹,玩味的弧度,“恰恰相反,我们的这位大汗,现在,恐怕是焦头烂额,自顾不暇了。”

卷宗里详细地,记录了“夜狼”安插在后金内部的探子,传回来的情报。

皇太极,在喜峰口惨败之后,带着不足两百残兵,逃回盛京。迎接他的,不是安慰,而是以代善、莽古尔泰、阿敏为首的“三大贝勒”,那充满了质疑和诘难的“八王议政”!

他们,以“丧师辱国”为名,逼迫皇太极,交出了两黄旗的直接统领权,并处死了数名,在此战中,“作战不力”的心腹将领。

如今的后金,虽然表面平静,但内部,早已是暗流涌动。一场围绕着最高权力的血腥斗争,一触即发!

“预计至少在未来两年之内,后金将再无,大规模南下入关的可能。”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