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明心头一震。
“你在港大读的是经济学?”周启明翻着笔记。
“辅修金融。”她点头。
“那你应该明白,现在阿丽正在下一盘很大的棋。从‘脉动’到‘清源’,再到天水围投标,表面看是扩张,实则是转型。张建华想摆脱‘饮料商’标签,打造一个横跨消费、实业、地产的综合集团。”
“所以您今天来找我,是因为……”
“我想看看,这个人是不是真的懂得培养新人。”周启明直视她,“也想确认,他的团队里有没有真正接地气的声音。”
李伟明沉默片刻,认真说道:“我不知道大局,但我能看到细节。比如,张总要求所有新品试饮站必须设在学校门口而不是商场中庭,因为他相信年轻人才是未来主力消费者;又比如,他坚持‘清源’广告不用明星,而是拍真实水源地纪录片,说‘信任比流量更重要’。”
周启明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你觉得他是理想主义者,还是现实主义者?”
“两者都有。”她说,“他做决定很冷静,但从不忽略人的感受。有一次我去仓库抽查库存,他刚好也在。一个老搬运工膝盖疼得走不动,他当场打电话叫公司医生过来,还亲自安排调岗。那时候我才明白,他不是只盯着报表的人。”
周启明合上本子,轻声道:“如果这篇报道发出去,可能会让你成为焦点。”
“我不怕。”李伟明抬起头,“我只是说实话。”
***
当晚,张建华收到周启明私信:“采访做了,主角是你那位实习生。标题暂定《从糖水铺到帝国:一个女孩眼中的张建华》。明早见报。”
他看完笑了笑,没回复。
他知道,这场舆论战已经开始。比起冷冰冰的财报数字,一个年轻女孩的真实视角,反而更能打动人心。
***
7月29日,星期日。
上午十点,阿丽食品总部迎来一位特殊访客??华润总经理顾永贤。
他没有预约,穿着便装,提着一袋榴莲酥。
“老顾?”张建华有些意外。
“别紧张。”顾永贤坐下,递过点心,“我就来聊聊天。”
两人寒暄几句后,顾永贤忽然压低声音:“明天就是递交意向书的最后期限了。”
张建华点头。
“你知道吗?李家成已经通过律师团提交了完整方案,邱德根也联合了几家英资背景的信托基金,声势不小。”
“我知道。”
“那你呢?你打算怎么写这份意向书?”
张建华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口气:“我会强调三点:第一,阿丽过去五年复合增长率达37%,现金流健康,无不良负债;第二,我们已完成关佳慧整合,证明具备大规模并购管理能力;第三,我提议将和黄旗下部分闲置工业用地用于青年创业园区建设,配合政府解决就业问题。”
顾永贤眯起眼:“你就这么笃定,社会责任感能打动汇丰?”
“不能。”张建华坦然道,“但它能让公众认为,我比别人更适合接管这家企业。沈弼在乎的不只是钱,还有体面。他不想把和黄交给投机者,也不想让它落入过于激进的改革派手里。我要做的,是让他觉得??我是个‘安全的选择’。”
顾永贤久久未语,终于叹道:“你比我想象的还要狠。”
“不是狠。”张建华摇头,“是稳。一步都不能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