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
徐铭在数学家大会上,获得首届陈省身国际数学终身成就奖,打破了多项记录为国内争光获得荣誉,本来应该被各大媒体进行宣传报道才对。
但因忙着证明哥德巴赫猜想,徐铭选择让学校方面推掉了全部的采访。
对媒体来说,无疑是失去了一次热点话题。
现在突然找到这样一个切入点,肯定会进行报道。
指出徐铭入选杰青。
并把哥德巴赫猜想作为研究课题。
几乎仅用两三个小时的时间,便登上微博热搜,引起网友们的讨论。
面对徐铭成功入选杰青,在大家看来,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毕竟都已经担任燕大教授,可在注意到后面的项目名称后却颇为诧异。
国际数学家大会闭幕还没几天,谁都知道徐铭在一小时报告中,宣布要研究代数几何中的霍奇猜想,向千禧年大奖难题发起挑战,后面克雷数学研究所更是公开发布了正式的邀请。
在这种情况下,怎么看都相当于是,徐铭暂时停止对数论进行研究。
如此既然要申报杰青项目。
那应该填写代数几何领域中平展上同调,或者直接霍奇猜想才对。
结果却是重新回归了擅长的数论。
虽说哥德巴赫猜想,在数论界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
但影响力可无法和七大世界数学难题相比。
以至于大家的第一反应,是徐铭知难而退,被迫放弃了对霍奇猜想的研究。
在相关话题评论区,和不少交流群中,尽管很多网友对此做法表示理解,却也感觉到多少留有些遗憾。
“徐教授不是准备放弃数论了吗,怎么又要研究哥德巴赫猜想问题?”
“我觉得没啥毛病,数论皇冠上两颗明珠,都已经成功摘掉一颗了,剩下那颗孤零零的留着干嘛,刚好给哥德巴赫猜想画上圆满句号。”
“这还不简单嘛,肯定是霍奇猜想难度太高,徐神研究后觉得没把握。”
“太可惜了。”
“要是真能解决七大世界数学难题就好了,以后数学要学的内容都能多出几册。”
“对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本来就是咱们领先,徐教授真能彻底证明的话是好事。”
“头一回见到,这么牛逼的杰青项目,估计也就徐神敢有这个底气。”
“徐教授擅长数论不假,但哥德巴赫猜想和孪生素数猜想还是有区别的,估计没有个两三年时间,基本上看不到突破性的进展。”
……
正值晚上的西海岸,陶哲轩内卧室仍亮着灯。
自从决定研究哥德巴赫猜想,他每天忙到很晚,甚至还喊上了两位,从事数论问题研究的好友,共同攻坚哥德巴赫猜想最后的1+1证明。
从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回来,得知徐铭把方向放在了代数几何领域。
他整个人显得轻松不少。
因为有着孪生素数的前车之鉴,之前他时刻关注东方数学界的消息。
生怕哪天就突然出现,哥德巴赫猜想被解决的新闻。
如此团队所付出的所有心血都将白费。
同时正是碍于这点,反倒使他养成了习惯,几乎在睡觉之前都要关注下网上的新闻。
就在下一秒。
屏幕中突然显现出来的媒体报道,顿时引起他注意。
待看清上面内容后,眉头下意识紧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