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辛苦韦主任了。”
说完便也不再过多耽搁时间,随即很是高兴的离开。
主要让徐铭申请杰青,这件事是他提的,若最后没有搞成的话太煞风景。
好在事情发现还算比较顺利。
韦启瑞目送张鲁平的身影,直到从视野中消失,才重新拿起那份申请书,眼中闪过一抹炙热之色,对徐铭的杰青项目愈发期待起来。
“国家的年轻人,真是越来越厉害了,好事啊!”
自顾自轻声低喃一句,接着把秘书喊进来,抓紧为徐铭补上相应的程序。
……
徐铭坐在自己办公室。
不到中午,便接到了导师的电话,被告知关于杰青的申请已经通过。
虽多少有些意外,基金委员会那边的效率,但想到哥德巴赫猜想在数学界的影响力,便又很快释然不再多想。
先前忙活那么长时间,不知耗费多少精力,才总算完成对代数多尺度解析筛法的改造。
如今自然要尽快着手尝试证明。
“改造后的对称尺度函数设计,能巧妙捕捉哥德巴赫猜想中的对称约束。”
“证明了框架能自然衍生出奇异级数,表明其与经典理论深度兼容且更为强大。”
“特别是在精心设计的对称尺度函数调制下,可以有效抵消哥德巴赫猜想,问题中特有的奇偶性效应问题。”
随着徐铭再次对新的,代数对称多尺度解析筛法工具最后复盘推导逻辑,很快便拿起黑色水笔,在铺在桌面的空白草稿纸上推演计算起来。
当一个个数学符号公式,逐渐把草稿纸填满。
桌面凌乱的同时。
则是代表着,困扰数学界许久的数论经典问题,哥德巴赫猜想正在被画上句号。
数论皇冠上的最后一颗明珠,摇摇欲坠。
“利用Lp{-s}的某种形式的均值定理,将误差项上界控制在0(n(logn)k)……”
“k是一个足够大的数。”
……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整间办公室内,只剩下笔尖划过草稿纸的声音。
徐铭整个人,此刻已沉浸到数论海洋。
仿佛外界的一切动静都被屏蔽,注意力高度专注。
加上他提前进行了说明,倒也不会有人来打扰,毕竟他目前虽担任燕大教授,以及镜春园内燕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的研究员,但实际上并没有被安排教学,可以随意支配时间进行学术研究。
而在这个过程中,面板上也不断有,新的经验提示信息浮现出来。
只是因涉及最擅长的数论问题,导致数值不高。
——
【经过努力学习,你的[数学]水平提升了,获得经验值3点。】
【经过……】
……
转眼进入九月份。
作为新月份的第一天,对新生来说颇有意义,因为这正是燕大新生报到的日子。
其中最热闹的,则要属燕大数院。
依靠着徐铭带来的影响力,国内各大高校,数学专业报考人数连续增长,今年更是达到高峰,甚至不少参加其他学科竞赛的保送生,都报名选择了燕大数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