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临在她对面坐下,语气平缓:“你知道为什么我能捧你到现在吗?因为你够真实。别人演苦,你是真吃过苦。十八岁北漂住地下室,被人骗走全部积蓄,试镜七十一次才拿到第一个配角……这些都不是新闻稿,是你的人生。”
沈知意低头,睫毛轻颤。
“现在你需要一次‘破’。”他说,“不是崩溃,是打破。让大家看到你不止会笑,也会痛,也能在泥里开出花来。”
她抬起头,眼中泛起水光:“可我怕……一旦我表现出脆弱,他们会说我矫情,说我在蹭热度。”
“那就让他们说。”江临直视她的眼睛,“你说过你想做有意义的艺人,不只是流量玩具。意义从来不在掌声里,而在伤口被看见的那一刻。”
录音师悄悄退了出去。
房间里只剩下他们两人。
江临从包里拿出一份合同,推到她面前:“这是我个人出资设立的‘星火萤火公益基金’,初始资金五个亿,全部用于资助底层文艺青年。我想请你做首位发起人。”
沈知意愣住:“这么多钱?你疯了吗?”
“我没疯。”他笑了笑,“我只是知道,有时候,最大的商业,恰恰藏在最像慈善的地方。这个基金将来会成为你不可替代的社会价值锚点。三年后,你会因为这个名字,拿到国家级奖项提名。”
她怔怔地看着那份合同,忽然问:“你到底想把我变成什么样?”
“我不想‘变’你。”江临站起身,走向窗边,“我要你成为你自己,但在公众眼里,你是某种象征??一个在资本洪流中依然守住初心的例外。哪怕这个形象是构建的,也没关系。只要它足够真实地触动人。”
第二天清晨,#沈知意录音室哽咽#的话题悄然登上热搜第三。一段模糊视频流出:她抱着歌词本低声啜泣,江临蹲在她面前说话,画面定格在他伸手替她擦泪的瞬间。
网友炸了。
“呜呜呜姐姐太难了!”
“江总好温柔,这才是真正支持艺人的老板吧!”
“感觉知意又要转型了,这次是不是要走实力派路线?”
但也有人质疑:“又是苦情戏码?是不是营销过度了?”
“昨天不是还在三亚度假晒泳装照,今天就录音哭到崩溃?剧本太明显了吧。”
星火舆情组迅速启动预案,放出更多“真实片段”:她在医院做胃镜检查(因长期饮食不规律)、深夜独自修改剧本、拒绝高片酬综艺只为打磨新剧……
舆论开始分化。
与此同时,央视纪录片摄制组进驻星火总部。镜头记录下江临在会议室里拍案而起:“我不接受任何删减!这部剧必须展现真实的创业困境!”也拍到他深夜加班,靠在沙发上睡着,手里还攥着财务报表。
节目组导演私下感叹:“你们这对组合,简直是为‘奋斗叙事’量身定制的。”
江临却在剪辑会议上明确提出:“把我发脾气那段剪掉。我要观众看到的不是一个强势资本家,而是一个拼尽全力想保住梦想的年轻人。”
他很清楚,这个时代不缺成功者,缺的是“值得被原谅的强者”。
一周后,《虚界行者》第四章更新,主角在最终决战中化作光芒消散。无数玩家在社交平台哀嚎“意难平”,#请让主角回来#冲上热搜第一。星火顺势发布声明:“故事尚未终结,‘光之逝’系列企划正式启动。”
紧接着,三家主流媒体刊发评论文章:《论数字生命的意义》《当游戏角色成为集体情感寄托》《我们为何如此在乎一个虚拟人物的命运?》
星火游戏部门估值一夜飙升四十亿。
而沈知意的新歌《烬中开花》正式发布,MV讲述一个女孩从籍籍无名到站在万人舞台,途中历经网暴、抑郁、失恋、事业低谷,最后在雨中独唱,镜头缓缓拉远,身后升起一片由萤火虫组成的星河。
江临出现在最后一秒??他站在人群外,静静望着她。
歌曲上线十二小时,播放量破亿,登顶各大榜单。
“江总,央视那边反馈,纪录片反响极好,主管部门有意让我们申报‘年度青年榜样案例’。”助理兴奋汇报。
江临点点头,打开邮箱,一封来自文化部的邀请函静静躺在收件箱:【关于参加“新时代青年文化创新座谈会”的通知】。
他知道,时机到了。
当天晚上,他召集核心团队召开闭门会议。
“启动凤凰计划B阶段。”他站在投影幕前,目光扫过众人,“第一,向公众披露‘萤火基金’已资助三百二十七名基层艺术生,拍摄纪实短片《微光》系列,每周发布一集;第二,放出风声,称沈知意将暂别娱乐圈三个月,去偏远山区支教;第三,星火投资部立即着手准备材料,申请‘专项扶持基金’。”